原标题:《急救知识进校园,安全守护伴成长》
校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摇篮,安全则是这一切的基石。然而,意外总是突如其来,如何在紧急情况下迅速、正确地应对,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必须面对的课题。掌握急救知识,不仅是对生命的尊重,更是对校园安全的有力保障。急救技能能够在关键时刻为伤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,避免因处理不当而造成的二次伤害。因此,普及急救知识,提升师生的应急能力,是构建安全校园的重要一环。
3月14日,南城阳光第十小学健康副校长陈洪科走进校园,为老师们带来了一场生动实用的急救培训。现场气氛热烈,陈副校长通过“讲解+演示”的方式,手把手教学急救技能,更邀请老师上台实操,真实还原急救场景!
一、烧伤烫伤:
五步急救法,守护每一寸肌肤
1. 冲:降温止痛,刻不容缓
立即用流动自来水冲洗创面30分钟,迅速降温,减轻疼痛。
2. 脱:小心剪开衣物,避免二次伤害
剪开粘连的衣物,切勿强行撕扯,以免加重伤口。
3. 泡:持续冷敷,舒缓创面
继续用冷水浸泡(非冰水或油类),进一步缓解疼痛。
4. 盖:保护伤口,防止感染
用干净纱布覆盖伤口,避免外界细菌侵入。
5. 送:及时就医,切勿自行处理
严重烫伤应立即送医,切勿自行涂抹药物,以免延误治疗。
二、鼻出血:
正确止血,避免误区
❌ 错误做法:仰头会导致血液倒流,引发呕吐!
✅ 正确操作:
1.让孩子坐直,头稍向前倾。
2.捏住鼻翼两侧4-8分钟,或用冰棉球填塞止血。
3.保持安静,避免哭闹加剧出血。
三、外伤处理:
冷静应对,避免二次伤害
1. 跌伤/挤伤:冷敷消肿,及时包扎
冷敷可有效消肿,消毒后包扎伤口,观察是否出现呕吐、嗜睡等异常症状。
2. 骨折:固定伤处,切勿随意移动
骨折时切勿强行移动伤者,固定伤处后立即送医,避免二次伤害。
四、气道异物梗阻:
海姆立克急救法,黄金4分钟
1. 站位正确,双手环抱
站于孩子背后,双手环抱其腰部,确保施力准确。
2. 快速冲击,排出异物
一手握拳,拳心向内按压肚脐与胸骨间位置,快速向上方冲击,直至异物排出。
五、心肺复苏术:
与时间赛跑,挽救生命
1. 判断意识:轻拍呼喊,迅速反应
轻拍"患者"双肩,呼喊无反应后立即呼救,启动急救流程。
2. 胸外按压:定位准确,力度适中
定位两乳连线中点,双手交叉垂直下压,频率每分钟100-120次,深度5-6厘米。
3. 人工呼吸:开放气道,确保通气
开放气道,捏鼻吹气,观察胸廓起伏,确保通气有效。
4. 循环操作:持续按压,评估效果
30次按压+2次呼吸,5组后评估复苏效果,坚持不懈,直至患者恢复意识。
六、安全无小事,预防是关键
1.教育孩子远离危险物品(如热水、细小玩具)。
2.家庭常备急救包(纱布、冰袋、消毒液等)。
3.定期参与社区急救培训,提升应急能力!
急救不仅仅是医生的职责,更是每个人应当掌握的基本技能。通过这次急救培训,老师们不仅学到了烧伤烫伤、鼻出血、外伤处理、气道异物梗阻以及心肺复苏等关键急救技能,更深刻认识到急救在日常生活和校园安全中的重要性。
撰 稿:张诗琳
一审一校:王 欢
二审二校:翟沛辉
三审三校:张焕章
信息来源:东莞市南城阳光第十小学(公众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