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ED(自动体外除颤器)是一种能够自动识别异常心律并给予电击除颤的急救设备,
AED急救在使用过程中有以下细节需要注意:
现场评估环节
确保环境安全:在使用 AED 之前,首先要快速观察周围环境,确保现场对施救者和患者都是安全的。例如,将患者从火源、漏电区域、交通要道或其他危险环境(如建筑工地的高空坠物风险区域)转移到安全地带。如果是在水中发现患者,必须先将患者转移到干燥的地方,因为水是导电的,在水中使用 AED 会使施救者和患者都面临触电风险。
检查患者意识和呼吸:轻拍患者双肩并在双侧耳边大声呼喊,观察患者有无应答,同时快速查看患者胸部有无起伏,以此判断患者是否呼吸骤停。这个检查过程要尽量在 10 秒内完成。如果患者无意识且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叹息样呼吸,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并开始使用 AED 进行急救。
AED 操作环节
正确开启和连接设备:打开 AED 的电源开关后,按照语音提示和设备上的图示操作。通常需要将 AED 的电极片粘贴在患者的胸部特定位置。正确的位置是一个电极片放在患者右锁骨下方,另一个电极片放在左腋中线乳头外侧。确保电极片与患者皮肤紧密接触,避免毛发、汗水或其他异物影响电极片的贴合。如果患者胸部毛发浓密,可能需要先快速去除毛发(可以使用 AED 配备的剃刀),因为毛发会阻碍电极片导电,降低除颤效果。
保持旁人远离:在 AED 分析心律和放电除颤时,要确保没有人与患者身体接触。因为除颤时的电流可能会传导至接触患者的人身上,造成意外伤害。一般要求施救者和周围人员保持至少 2 米的距离。同时,操作 AED 的施救者自己也要避免接触患者,等待 AED 完成分析和放电操作。
心肺复苏(CPR)配合环节
AED 分析期间的 CPR 操作:在 AED 分析患者心律的过程中(这个过程通常需要 5 - 15 秒),如果 AED 没有提示 “不要触摸患者”,施救者可以继续进行心肺复苏。高质量的心肺复苏要求双手交叠,掌根用力,按压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,按压频率至少 100 次 / 分钟,按压深度至少 5 厘米但不超过 6 厘米。
除颤后 CPR 操作顺序:如果 AED 判断需要除颤并完成放电后,应立即继续进行心肺复苏,从胸外按压开始。这是因为除颤可能会使患者心脏短暂恢复正常节律,但仍需要通过心肺复苏来维持血液循环,帮助心脏恢复自主跳动。一般建议进行 2 分钟(约 5 个循环)的心肺复苏后,再次使用 AED 进行心律分析。
特殊情况处理环节
儿童患者的使用细节:如果是对儿童(通常指 8 岁以下或体重低于 25 公斤)使用 AED,有些 AED 设备配有专门的儿童电极片或儿童模式。如果没有儿童电极片,也可以使用成人电极片,但要确保电极片不会相互接触(因为儿童身体较小)。在能量选择上,儿童除颤的能量通常低于成人,一般初始能量选择为 2 - 4 焦耳 / 公斤体重。
电池和电极片有效期检查:定期检查 AED 设备的电池电量和电极片有效期。一般 AED 设备会有电池电量指示灯,要确保电池电量充足。电极片的有效期通常在包装上有明确标注,过期的电极片可能会影响除颤效果。同时,要注意 AED 设备的维护和保养,按照厂家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设备的自检和维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