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外总是防不胜防。心脏骤停,这一极其危险的状况,每年无情地夺走众多生命。据国家心血管中心数据显示,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人数高达 55 万,且超 6 成的猝死案例发生在医院之外。在这些关键时刻,自动体外除颤仪(AED)成为了拯救生命的关键希望。
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科技部 财政部 应急管理部
关于印发《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(2023-2025年)》的通知,AED 的推广与发展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。
一、总体目标下的 AED 发展计划
《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(2023-2025 年)》提出了宏伟的总体目标:力争到 2025 年,安全应急装备产业规模、产品质量、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,对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,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产业规模超过 1 万亿元。在这个大目标下,AED 作为紧急生命救护领域的关键装备,承载着重要使命。未来,我们期待看到 AED 能够更加广泛地覆盖各个公共场所,无论是城市轨道交通、长途车站、铁路,还是飞机等人员密集、意外发生率高的地方,都能随时见到 AED 的身影,为更多突发心脏骤停的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。
二、AED 所处的重点领域 —— 紧急生命救护
该计划明确聚焦十大重点应用场景,紧急生命救护场景便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。在这一场景中,心脏骤停猝死抢救是重中之重。AED 能够在患者心脏骤停的 “黄金 4 分钟” 内,通过电击除颤,帮助心脏恢复正常节律,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。加大 AED 在这一重点领域的推广力度,成为提高最佳抢救时间内院前生命急救能力的关键举措。
三、AED:重点推广应用装备中的明星产品
在《行动计划》列出的重点推广应用装备中,AED 赫然在列。它被视为拯救生命的有力武器,是需要大力普及的关键设备。与其他安全应急装备一同,AED 将在各类紧急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。例如,在一些已经推广 AED 的城市,已经有不少成功挽救生命的案例。曾经在某地铁站,一位乘客突然心脏骤停倒地,周围乘客迅速取来站内配备的 AED,按照设备语音提示操作,成功对患者进行了电击除颤,为后续赶来的急救人员争取到了宝贵时间,最终患者脱离生命危险。这些实际案例充分证明了 AED 在紧急生命救护中的显著成效和重要价值。
文章来源:应急科普人(公众号)